2)第884章 H800型_临高启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造船厂是不可能分配得到船用大马力蒸汽机和火管锅炉这样的高级货的。日本人当年使用的动力主要是“热球式柴油机”,临高目前既造不出柴油机,也没有柴油。所以施建涛为和谐轮选择的动力还是风帆。

  考虑到将来一段时间里,和谐轮将主要用在浙江和登州两次行动上,再顺便做些沿海贸易,因而还是采用了在近海航行效率较高,又节约人力的中式帆。

  不过河蟹轮上使用“中式帆”,是按照元老社团“戎克协会”提供的图纸设计的。这些设计实际上来自20世纪英美的中式帆爱好者多年积累的经验,结合了现代空气动力学、结构力学,使用了帆布、绞盘、滑车、滑轮组和现代工艺,又经过了简单的风洞测试,可靠性、操纵性和效率比传统中式帆更高。

  施建涛在临高找了好几本专门的欧美人所著作的有关中式风帆的研究和设计作品。原本他想在香港搞一个专门的风帆实验室,但是遭到了大图书馆、科技部和海军的明确反对:风帆实验室必须设在临高。根据元老院的决议,但凡涉及到技术开发的科研部门不得设在海南岛之外的地方。

  然而周克负责的临高造船厂对搞风帆实验室又毫无兴趣。周克虽然对风帆完全不在行,却对欧式帆装充满了崇拜,对戎克帆装嗤之以鼻。自然不会愿意牵头搞什么风帆实验室。施建涛到处找人,一直找到科技部。科技部在高山岭地区有个中央流体实验室,风帆实验室在他们看来本质上就是个风洞实验室。

  最终根据流体实验室的试验结果,施建涛选择了一种合适的中式帆装作为和谐轮的帆型。

  施建涛利用返回临高推销和谐轮的机会完善了和谐轮和中式帆装、操纵部分的设计。准备好全套图纸和工艺资料的施建涛踌躇满志,只能着企划院给予最后的批准了。

  和谐轮虽然贯彻结构简单的指导思想,但是在具体设计和建造上却是集中了穿越集团在本时空推行的各种新技术:铁制龙骨和船肋、助力式手动舵轮、改进型中式帆装、手摇绞车……还运用了一项过去他们只用在建筑业上“铁包木结构材料”。即某些承力较大的结构材,过去需要较大较为坚硬的木材的,运用“铁包木”结构之后,就可以用多根木材拼接而成,也可以使用一些较次的木料。铁皮可以提供极高的抗拉强度,这种铁包木材料在旧时空的美国、德国、北欧、俄国是很常用的建材和船材。在临高建筑总公司的建筑里也广泛使用过铁皮木工字梁。一度被《临高时报》批为“新时空的豆腐渣”,直到建筑总公司一干建筑师们闯进报社揪住丁丁给予了一顿“爱得科普”之后才算是得了正名。

  “你的船只,建造周期要多久?”邬德看完了图

  请收藏:https://m.ddxs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