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769章 郑氏家族_巅峰人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湎泷郑氏家族有多厉害,别的都不说,就看“屠郑雄”三个字。以屠家的强势,昔日屠宗实为牢牢掌控港口并插手市委事务,主动联姻娶了郑氏家族大小姐为妻,生下儿子名字里还必须带“郑”字。

  屠郑雄娶的老婆傅姬月也是郑氏家族外戚,港口一带渔村最大的祠堂就姓傅,这就是哪怕傅姬月被“屠大钩”钩着,屠郑雄权当不知道的根本原因。

  宗室家族在岭南地区的确根深蒂固,影响力远超外界想象,如果向前追溯大概到春秋战国时代。

  中国上古文明中心在黄河流域一带,春秋战国时期中原战火遍地,大量移民涌入气候温和湿润的东南沿海至南海,他们消灭土著居民后以家族为单位逐渐成为新主人。来自北方的新主人带来传统宗族门阀观念,在迁徙过程中报团取暖壮大实力;新环境下团结同心一致排外,奠定了南方尤其是岭南地区聚族而居的传统。

  从地理和地形来讲,大南方与中原之间有五道长达千里的山岭相阻隔,山岭以南便称岭南。岭南与中原正权相距遥远,又有绵延不绝的山脉隔绝交通,在此闭塞环境下官府很难干预家族势力。

  历史上朝廷为巩固统治多次强力打压地方宗族势力,如商鞅变法,其中一个重要举措就是要求男子成年后分家单住,否则赋税加倍。此正策目的一方面为了增加赋税来源,富国强兵;另一方面可将强大的宗族势力加以分化,有利于官府管控。

  清代乾隆时期掀起过大规模毁禁家谱运动,因为家谱记录着家族源流和历代成员,对氏族团结凝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毁禁家谱实际就是以集权干预宗族从而形成抑制和分化,但收效也不大。

  清代还严厉禁止过祠堂的存在,南方老百姓顺应官方语境灵活转变,一夜之间所有祠堂改成书院,所以越往南书院越多,科举制度深入人心的北方、人才辈出的江浙,书院数量和规模都远远不及,是不是很奇怪?等到“破四旧”,更没理由砸了,人家是学知识的书院啊。

  湎泷郑氏家族没出做大官的,也没有超级富豪,饶是如此在这座城市包括港口在内只要家族德高望重的一声吩咐下来,执行力比市常委会决议还强。岭南大家族本质也成为地方传统宗室家族势力,但族内高官辈出、将星闪烁、商贾云集,非寻常家族势力可比。

  可郑阿华不是孤寡老人吗?为什么之前拆迁队“做工作”期间郑氏家族没人露面?镇、村两级党委正府怎没及时反馈这么重要的信息?

  首先郑阿华确实无儿无女,十多年前老伴去世后他这一系后嗣无人。断香火在大家族内部是很没面子的事,性格孤僻的他断然辞去族长主动搬离郑氏家族聚居的村落,独自居住在牛湖厝潭头坑。

  这些年

  请收藏:https://m.ddxs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