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宗镜录卷第二_解深密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宗镜录卷第二

  夫诸佛境寂。界空。有何而兴教迹。

  答。一实谛中。虽无起尽。方便门内。有大因缘。故偈云。诸法常无性。佛种从缘起。以万法常无性。无不性空时。法尔能。随缘不失性。且夫起教所由。因缘无量。古德略标。有其十种。一由法尔故。二愿力故。三机感故。四为本故。五显德故。六现位故。七开发故。八见闻故。九成行故。十得果故。今诸大菩萨所集论等。大意有其二种。一为达万法之正宗。破二空之邪执。二为断所知之障。证之门。斯则自证法原本觉真地。不在文字句义敷扬。今为后学慕道之人。方便纂集。又自有二意。用表本怀。一为好略之人撮其枢要。精通的旨免览繁文。二为执总之人不明别理。微细开演。性相圆通。载二种之根。蹑一味菩提之道。仰群经之大旨。直了自心。遵诸圣之微言。顿开觉藏。去彼依通之见。破其邪执之情。深信正宗。令知月不在指。回光返照。使见性不徇文。唯证相应。斯为本意。不可横生知解。没溺见河。于无得观中。怀趣向之意。就真空理上。兴取舍之心。率自胸襟。疑悟后学。须亲见性。方晓斯宗。

  问。既虑执指徇文。又何烦集教。

  答。为背己合尘。齐文作解者。恐封教滞情。故有此说。若随诠了旨。即教明心者。则有何取舍。所以藏法师云。自有众生。寻教得真。会理教无碍。常观理而不碍持教。恒诵习而不碍观空。则理教俱融。合成一观。方为究竟传通耳。斯乃教观一如。诠旨何原矣。

  问。诸大经论。自成片段。科节伦序。句义分明。何假撮录广文。成其要略。

  答。但以教海弘深。穷之罔知其际。义天高广。仰之不得其边。今则以管窥天。将螺酌海。如掬沧溟之涓滴。似撮太华之一尘。本为义广难周。情存厌怠。亦为不依一乘教之正理。唯徇不了义之因缘。罕穷横竖之门。莫知起尽之处。所以删繁简异。采妙探玄。虽文不足而大义全。缘不备而正理显。搜尽一乘之旨。抉开万法之原。为之玄枢。作菩提之要路。则资粮易办。速至大乘。证入无疑免迂小径。所以马鸣菩萨造起信论云。或有自无智力。因他广论而得解义。亦有自无智力。怖于广说。乐闻略论摄广大义而正。我今为彼最后人故。略摄如来最胜甚深无边之义而造此论。瑜伽论云。有二缘。故说此论。一为如来无上法教久住世故。二为平等利益安乐诸有情故。又为如来圣教已隐没者。忆念采集重开显故。未隐没者。问答决择倍兴盛故。又为摄益乐略言论勤修。采集众经广要法义。略分别故。今斯录者。虽无广大制造之功。微有一期述成之事。亦知钞录前后。文势不全。所冀直取要诠。且明宗旨。

  请收藏:https://m.ddxs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