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715章 官员们的怒火_大唐:我老婆是武媚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718章官员们的怒火

  雨过天晴,连续的大雨过后,长安城又迎来了连续晴好天气。

  这场大雨让长安百姓对李贞几乎顶礼膜拜,李贞的声望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甚至比当初李贞打下长安,重建大唐王朝更让长安人对李贞感激与崇拜。

  李贞也明白了一个道理,每个人都是利益为先,什么忠君爱国,什么魏晋风骨,什么气节,在老百姓上里真算不上什么。

  老百姓不管你是哪个皇上统治,哪怕是异族统治,只要能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老百姓就拥护,反之,不能让老百姓过上了日子,那老百姓一定会反对。

  古往今天,莫不如此。

  就比如后世的清朝,康熙皇帝在任其间的政策让老百姓得到了实惠,所以虽说他是少数民族皇帝,但老百姓支持他,反过来,吴三桂虽然是汉人,但却没给老百姓带来什么福利,也就失去了人心,最终被以汉人为主的清军所击败。

  这场长安大水,让老百姓想明白了一个道理,现在的皇上是站在他们的角度考虑问题的,将大多数人的利益放在前头,而不是只看少部分官僚的利益,在老百姓的心里,李贞就是一个好皇帝。

  当然,这并不代表史书上会写下李贞是好皇帝的评语,因为史书都是官吏来书,李贞这一次的行为得罪了不少官吏,所以,他为老百姓做出的成绩很可能被抹杀。

  就比如明朝正德皇帝朱厚照,他还是做了不少好事的,而且还亲自率兵以纱胜强击退了蒙古小王子的大军,朱厚照冲锋在前,亲自斩杀了两个敌人,从而使蒙古败退,此后相当长一段时间不敢再向大明动武,从这点来看,朱厚照绝对是一个好皇帝。

  但是明史中记载的这场朱厚照亲自指挥的十几万人打了一天的大战,却写着明军斩杀蒙古军二十七人,几址万大军打了一天只杀了二十七个敌人,这可能吗?

  明显是不可能,但为什么史官这么记载呢?

  说明朱厚照得罪了官僚阶级,所以史官将他的功绩一笔带过,却对他建豹房的事大书特书,极尽夸大之词,把朱厚照描写成了一个胡作非为的坏皇帝,这就是得罪了官僚阶级的下场。

  再比如明末的东林党,贪污腐败,对内压榨百姓,对外卖国,但是因为东林党代表了大量官僚的利益,所以东林党所有的行为都被美化,连不少东林党人不战而投降满清的懦弱行为也被美化成了不忍见百姓生灵涂炭而不得已为之。

  完全是颠倒黑白,大放狗屁!

  明朝之所以亡国,与重用东林党这帮自标正义,却行卖国之事的家伙有着极大的关系!

  有人说,史书是胜利者书写的,或者说,是官僚阶级书写的,李贞在长安大水中的表现虽然赢得了民心,但他却得罪了不少的官员,所以,李

  请收藏:https://m.ddxs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