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53章 改制_太宗皇帝成长计划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53章改制

  巍峨皇宫之中,响鞭抽动,玉钟敲击,厚重之声响彻深宫之中。

  在象征着云国至高无上的皇权的宣政殿中,朝中百官俯首叩拜,聆听圣讯。

  冯保手持圣旨,稍显尖锐之声,在宣政大殿之中响起。

  “应天顺时,受兹明命,大云皇帝诏曰:

  世有万古不易之常经,无一成不变之治法。伊古以来,代有兴革。即我朝列祖列宗,因时立制,屡有异同。自我大云太祖建国称制至今,已有六百载。三公九卿之制,愈显积弊,公事以文牍相往来而毫无实际,人才以资格相限制而日见消磨。

  朕当概行除旧,执中以御,择善而从。废三公之制,立九品之制,分正、从十八级,文武并同。立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掌国中要事。御史台掌监察之权,大理寺主理司法……

  钦此!”

  朝中设六部、御史台、大理寺。军事之上设五军都督府,与兵部共掌兵事。地方之上,撤刺史之职,设三司分掌行政、司法、军事。

  发展千年,明清时期为代表,封建社会最为完善,皇权巅峰产物的政治制度,直接被萧承拿来套用。

  这一篇圣旨下达,直接便将云国建国以来六百年的制度,尽数改变。往昔云国,朝中三公九卿为尊,地方刺史太守为首的政治格局,自此消失。

  但此时朝中百官,一个个却是依旧毕恭毕敬,虽惊讶于当今陛下之大手笔,却也并太过措手不及。

  这道圣旨,其实并非那么突然。自萧承掌权之后,重新整顿了尚书台,设立了职责更加完善的诸曹官职。这一切,都是在为如今做准备。

  尚书令曲诚,因治家不严,致使如此大错,此时已然辞去了尚书令之职。萧承趁此时机,直接将尚书台职权,拆分给六部、内阁。

  地方之上,北境刺史沈睿广因事情败露,已然被东厂拿下,革职送入大狱之中等候查办。

  刺史本只掌监察之权,但又与御史不同,需长期驻守当地。地方官府无力抗衡,便逐渐导致刺史权势愈发大了起来。

  趁此机会,萧承亦是发作,撤去刺史,设三司分掌职权。

  还有建昌府的那些边军出身的官员,赵禹立功心切,手段酷烈,严刑拷打之下,案件很快便水落石出。

  直接供出了边军出身的官员私下结党营私,推府、各地县尉、郡兵都尉等一应官吏,执掌各地暴力衙门,掌握着地方兵马、差役的调度职权,这才如此胆大包天,敢视朝廷法度于无物。

  若是有朝一日起了大逆之心,显而易见是无人可制!

  至此,节制调度云国各处的边军、郡兵、地方驻兵的五军都督府,也应运而生。

  此番种种,使得百官没有抗拒的借口。

  而在萧承日渐深沉的皇威威慑之下,百官心惊胆战,也没有反对的勇气。

  最重

  请收藏:https://m.ddxs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