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4 朱哥考据的丫鬟价格_群穿明末之荒海平波纪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其实......昨天晚上顾船长跟我提起过这个想法,我是很赞同的,关键是,在那个时代,可行性还真的没问题!”

  “哈哈!”

  “太好了!”

  “喂喂!安静听讲!”

  “根据我过去查阅的资料,在明朝买一个丫鬟,定价的依据无非是那几条,首先是年龄的大小,第二是身体是否健康,再其次是女红技能水平,最后才是颜值高低。哦,这里指的是主流社会意识,那些达官贵人风流名士又不大一样。

  不过,作为普通小康、中康人家而言,买丫鬟确实是变相的纳妾,目的只有两个:一是给家里增加劳动力,二就是传宗接代,所以评价妹子的指标排序,跟咱们这个时代略有不同......”

  “果然跟咱们这个时代不一样哦,咱们只看颜值的......”

  “没错,都是一群颜狗。”

  “嘘!”

  “安静!”

  此时高中生人群里有人不满地瞪了那几位开小会的人。

  “......至于价钱嘛,基本上从四、五两白银到三十两之间吧,这是普遍的大家能接受的价格。”

  “不贵啊!”

  “便宜!”

  “嘘!”

  “那么,在明朝末期和清朝初年,一两银子折合现在的货币是多少呢?我曾经用米价作物价基准进行过推算,大概折算出了明末一两白银相当于现在的货币的数值,当然,因为史料也不见得准确,肯定有一些误差,不过也能大概的推算一下。

  明末清初时期的米价,丰歉年波动较大,但基本上讲,那个历史时期二两左右的平准白银可以买一石左右的大米。

  那时候的一石,至少有七十五公斤左右,那么,各位按照现在的米价买七十五公斤普通大米的货币,就相当于那个时代的二两平准白银的购买力了。你们自己算算就知道了。

  如果按照那个时代普通家庭的年生活费计算,一年有十几两白银进项的算是低端小康人家,年入二、三十两则是衣食无忧的小康人家,年入五十两到百两的就是中康以上了,注意,这里的家庭指的是上有老下有小的四到五口之家。

  所以,买一个丫鬟的话,便宜的相当于小康人家三个月到半年的收入,高级点的相当于小康人家一年的进项。这样说明下来,各位对那个时代的物价和生活水平有没有一些感性的认识了?”

  朱北国说到这里停顿了一下,面向大伙提问道。

  “好像是有一些感性认识了……”

  “嗯,也就是说,买便宜的丫鬟,相当于如今在穷乡僻壤买媳妇,一两万块钱一个。贵的呢,相当于在城里养小三,一年十万差不多够了吧?”

  “为什么是十万?”

  “因为年入十万在现在就算是小康之家了吧?”

  “十万不够吧?照现在的物价上涨水平,没有三十万打不住!”

  “扯呢!

  请收藏:https://m.ddxs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