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零三章大宋的体制之困_长歌当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叶安太了解这个时代的御史了,他们就是一个位卑权重的监察制度,也是老赵家搞出来对汉家最具威胁性的东西。

  从根本上来说,宋朝的御史监察制度是对老赵家平衡之术的完美诠释。

  这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的典型案例,汉家王朝的兵魂将胆也是在这个时代被肆意阉割掉。

  从唐末开始一直持续到五代十国,各路军阀混战,中原大地生灵涂炭,田地荒废,白骨堆积如山。

  而那时的武将的地位与现在的完全不同,文人相比武将在朝堂上极少有发言权。

  除了那些位高权重的相公,其他的手无寸铁的文官们,在武将军阀们面前,都显得犹如猪马牛羊一样,只能任人宰割,甚至是被武将军阀们嘲弄不屑。

  于是黄袍加身的太祖皇帝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解除武将的危机,夺取兵权只是最简单的一步,若是想要彻底让武将不再有机会“黄袍加身”,最好的办法就是用原本被他们压制的文官回过头来压制他们。

  从历史中吸取经验和教训没错,可矫枉过正的事情却总是无法避免的上演。

  于是乎文人对武将的压制几乎到了变态的程度。

  而想要让文官压制武将,那就必须要给他们加官进爵,同时给予极好的待遇,于是文官手中的权利逐渐变大,而这一点又让老赵家开始惶惶不安了。

  于是老赵家又再次加强对文官的制衡,手段更是不比对武将的少,冗长的勘磨制度,叠床架屋的繁琐品秩与差遣的安排,最后再用上清贵的御史监察,于是文官也如同一只关在笼子里的猛兽。

  在这牢笼中还有武将和御史,三方之间互相制衡角力,形成了一个稳定的三角形,而唯一的受益者只有大宋的统治者皇帝。

  所以宋朝的历史上从未出现过一手遮天的宰相,也从未出现过另一位黄袍加身的武将,倒是出现了不少的奸相,慵臣,蠢将!

  这是叶安所熟知的体制之困。

  御史虽然能纠劾百官,但他们品秩较低乃是清贵之官,往往是以身份高洁年轻气盛的年轻人充任,因为他们有敢于向权威挑战的勇气。

  在这一点上叶安也不得不佩服老赵家的眼光和用人制衡的手段。

  只不过眼下这一切发生在自己身上,总觉得不舒服,主要是殿中御史的态度,仿佛叶安杀了他全家一样,大声疾呼,高声痛斥…………

  说实话,从根上来说,叶安穿的并没有错,他是玄诚子的弟子,受了玄诚子的衣钵传承,穿着紫服虽有逾越,但终究是可行的。

  但到了刘郜的嘴里,叶安穿着紫服的行为便是大逆不道,同时也是藐视朝廷礼法,触犯了参朝的规矩。

  虽罪不至死,但也要从重治罪,以儆效尤!

  不愧是一张好嘴,听的叶安自己都觉得犯下了大错,而在这时其他的殿中

  请收藏:https://m.ddxs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