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十章、工业学费_神圣罗马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他们跑路了留下的烂摊子,维也纳政府刚刚收拾完。

  人的因素都可以克服,最麻烦的是资源分布。奥地利煤铁矿不少,可惜并不集中。

  钢铁企业要发展,必然要向原材料产地靠拢,就造成了四面开花的局面。

  在弗朗茨看来,资本家们的选择都没错。既然要投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赚钱。如果远离原材料产地,产品的竞争力自然就无法保障。

  到了如今,重工业集中化已经不适合奥地利了。每一个地方的资源供给都是有限,只能提供一百万吨钢铁的原材料,你不可能炼出两百万吨钢来。

  要满足国内日益增长的需求,多开几个工业基地成为了必然的。除了德国这种资源集中的,几乎每一个工业大国,都有多个工业基地。

  仔细的看了一遍资料,弗朗茨做出了决定:“这道选择题不用做了,以国内的发展情况,对钢铁的需求量只会越来越大。

  今天增加一个重工业基地,明天又增加一个重工业基地,还不如同时开发算了。

  塞尔维亚、西里西亚、加利西亚这些地区都有发展成重工业基地的潜力,这次一起列项吧!

  别的地区,只要同时具备煤矿、铁矿,交通也相对便捷,同样也可以进行发展。

  政府制定好相应的政策,想办法解决交通运输问题,最后的发展就交给企业和市场。”

  这个年代各国政府对工业发展都是放任自流,工业发展成什么样子,基本上都是由市场经济决定的。

  奥地利这种政府解决基础设施问题,实际上已经是行政手段在干预市场经济,只不过做的相对隐晦一些。

  这一点看看隔壁的俄罗斯就知道,作为欧洲资源最丰富的国家,钢铁产量还不到奥地利的二十分之一。

  这不是俄国资本家们没有看到商机,主要是交通太坑了。沙皇政府不给解决交通问题,要他们自己修路过去,谁敢做这笔买卖?

  沙皇政府重视交通过后,俄国工业才开始真正发展。遗憾的是俄罗斯帝国太庞大了,这个路实在是太难修。

  原时空一战前,俄国人也只是修了七万多公里,那已经是历代沙皇努力的结果。

  穿越前弗朗茨也经常吐槽俄国人的交通,到了这个世界后,他的观念就发生了变化。

  俄罗斯帝国的路真难修,在冰雪国度修铁路,技术难度、建造成本都远高于欧洲各国,偏偏沙皇政府又是一个穷鬼。

  “想要富先修路”,这句话一点儿也没错。然而连修路的钱都没有,这就悲剧了。

  更悲剧的是俄国人的铁路不光修建成本高,维护成本也远高于欧洲各国。就算是铁路修通了,也不能保证一年四季都可以通车。

  为了保证铁路畅通,铁路公司在冬天不得不投入大量的工人进行维护,很多路段只需要几个小时,积雪就会覆盖铁路。

  请收藏:https://m.ddxs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