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十五章、危机_神圣罗马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食品,只是可能存在问题;而俄国出口的食品,基本上都存在问题。

  这是欧洲民众用亲身经历得出来的结论。

  为了改变这一形象,沙皇政府也进行过努力,但是都在官僚和资本家们的共同努力之下化为了泡影。

  具体可以参考俄国市场上的肉制品销售情况,价格高的都是进口货,国产的都卖不上价。

  但凡是经济情况允许,大家都会购买更加令人放心的进口食品。不光是肉制品,就连面粉也是如此。

  即便是很多人都知道,这些面粉就是俄国生产的小麦出口到奥地利,加工完成后返销回来的也一样,大家宁愿花高价买一个放心。

  发展畜牧业的结果,最后也就边界地区的养殖户受了益,可以把牲口赶到隔壁的奥地利销售。

  产业发展还是不要指望了,因为这些牲口从一开始就被贴上了标签——俄国进口。

  固有的认知一旦形成,就不是那么容易改变的了。

  有了这个标签,直接让这部分肉制品在奥地利没有市场。很多都加工成了腌肉、罐头,最后又回到了俄国市场上。

  相比养殖业的扑街,沙皇政府的酿酒事业可谓是蓬勃发展,现在已经是欧洲最大的酒水供应商,并且销售的都是廉价酒。

  真的是很廉价,就算是有人想要效仿都不可能。因为按照市场上粮食的价格计算,这些粮食酒卖出去后,都不够收回成本。

  当然,光“廉价”还不足以令俄国人成为欧洲最大酒水供应商,更关键的是俄罗斯帝国本身就是欧洲最大的酒水消耗国。

  人口规模差不多的奥地利,每年的酒水消耗量还不到俄罗斯帝国的一半。要是计算酒精消耗量,这个差距还会更大。

  某种意义上来说,粮食的产能过剩推动了俄国民众酒精文化的发展,让“酒桶之国”变得实至名归。

  这都是被逼出来的,沙皇政府也不愿意这么奢侈的,可是不把多余的粮食拿来酿酒变现,总不能堆在仓库里烂掉吧!

  好不容易才处理掉了多余的粮食,现在英法两国又开始折腾了。

  虽然短期内影响不大,可是他们的计划一旦变成现实,沙皇政府最大的挣外汇项目就彻底没了。

  脸色阴沉的亚历山大三世质问道:“英国议会已经通过了粮食自足计划,丝毫不顾及我们退出自由贸易体系,那么谁能告诉我奥地利人在干什么?”

  这是非常明显的问题,英国议会能够这么顺利通过提案,奥地利政府肯定没有尽全力阻止。

  以奥地利的影响力,就算是无法左右英国人的决策,但是在议会中拖延一段时间,还是没问题的。

  结合这段时间发生的事情,亚历山大三世有理由怀疑奥地利政府在暗地里和英法有交易,出卖了俄罗斯帝国的利益。

  

  请收藏:https://m.ddxs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