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34章 下马威_神话三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按照事先的约定,跟随刘辩征伐的鲜卑将士可以将家属迁到辽东境内,享受与大汉子民同等的待遇,说得具体一点,就是可以在大汉的土地上耕种放牧,在遇到大灾大难的时候,可以享受政府的赈济。

  这一点对草原上的牧民尤其重要。草原上的产出本来就不多,又以牲畜为主。一旦遇到严寒天气,牲畜大量冻死,他们就会陷入灭顶之灾。这个时候,不管是部落大人还是鲜卑大王都救不了他们,天灾对所有人一视同仁,自身难保,谁还有余力救人。

  中原王朝则不同。

  中原疆域辽阔,从南至北五六千里,东西近万里,全面受灾的可能性比较小,而且农耕民族产出较多,有一定的储积,抗灾的能力也相对大得多。只要不是连续多年的全国范围大灾,通常很难将中原王朝彻底推进深渊——如果政治还算清明,官吏们还有良心,不借机发国难财。

  对于中原王朝来说,人祸比天灾更危险。对于全看老天脸色的草原人来说,中原稳定的生活是他们梦寐以求的天堂。特别是在受灾的时候,如果能得到朝廷的赈济,他们就可能免于一死。

  能够迁入汉境定居,享受与大汉百姓同等的待遇,对于许多草原人来说就是进了天堂——虽然他们根本不知道真正的天堂是什么样子。

  刘辩松开了一个口子,给了一部分人机会,但是这个机会是有代价的——只有从天子征伐的精锐才有可能享受这样的待遇,而且他们能享受多好的待遇,直接和他们的战功挂钩。换句话说,要想家人能够在汉境安居乐业,他们就必须为刘辩卖命。

  阙居自己清楚,这五千精锐到了刘辩手里就不再是鲜卑人了。鲜卑人对王庭、部落的忠诚都有限,都是为了能够享受到集体的保护,有了大汉帝国这样一个庞然大物做靠山,有几个人还愿意再忠于王庭,忠于部落?

  除非大汉帝国不把他们当人看,逼得他们走投无路,他们才会想起自己是鲜卑人,而不是汉人。

  阙居本来想把这个条约藏起来,不让太多的人知道。可是刘辩却以公正、公开的姿态,将条约的内容公布于众,现在每个鲜卑人都知道了这件事,没有几个人不想加入刘辩的大军,阙居就是想瞒也瞒不住了。更何况,他也清楚,如果他提供给刘辩的不是真正的精锐,刘辩也会还以颜色。

  人在矮檐下,不得不低头。这就是阙居现在的处境。自从决定向刘辩投降,立槐头为鲜卑大王之后,他就和和连以及中部鲜卑、西部鲜卑的部落成了敌人。如果再和刘辩交恶,他就两面受敌了。这是他不愿意看到的局面,所以明知刘辩在割他的肉,他也只能暂时忍着。

  不仅如此,他还要力争率领王庭卫队随刘辩出征的机会,这样才有可能获

  请收藏:https://m.ddxs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