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13章 天行健_神话三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荀彧如梦初醒,看着失望的刘辩,臊得面红耳赤,掩面而去。

  回到自己的大帐中,荀彧为自己刚才的举动惭愧不已。

  刘辩说得对,他一直在恳求刘辩不要清洗儒门,一直希望刘辩给儒门一个机会。可是他忘了,刘辩给他反省的机会,给他改正的机会,却不会给儒门以任何仁慈。如果儒门不能达到刘辩的要求,无法实现刘辩的目标,不管他怎么恳求,刘辩都不会留下儒门。

  哀求是求不来儒门的希望的。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儒门要想生存下去,就要使自己强大起来,而且要不断的变强。只有如此,才能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

  如果才能自强?荀彧很自然的想起了历史。

  在儒门的发展史上,儒门从来就不是一帆风顺的,作为天下学术之始,儒门领风气之先,也承受了最多的打击。先是有墨门发起挑战,随即又有法家挑战,到了汉代,又遇到了道门的强力阻击。儒门能够独尊儒术,一统学术,是因为儒门吸引了其他各家的学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融汇贯通,这才脱颍而出,取得独尊的地位。

  那么,现在儒门的对手是谁?其实只是刘辩一人而已。刘辩没有学术,但是他有强悍的实力,足以让满腹经纶的他甘拜下风。要想战胜刘辩,没有别的办法,只有拥有比他更强的实力。

  如果才能拥有更强的实力?首先要分析刘辩是如何获得这样的实力的。

  荀彧没有把刘辩作为一生之敌,但是他对刘辩一直很关注。对刘辩的几次破境过程,他都做过反复的分析,只是当时限于眼界,又是间接得来的消息,他对刘辩的了解并不全面,对刘辩本人在想什么更是知之甚少。现在和刘辩朝夕相处几个月,他亲眼看到刘辩的一举一动,亲耳听到刘辩的一言一语,更有机会和刘辩促膝而谈,对刘辩的了解绝非之前能比。

  刘辩的破境过程和他的思维方式有相似之处。刘辩不像他一样有固定的成见,也不像他一样排斥与自己固有想法不同的东西。刘辩能够接受新事务,常常保持一种对大道的敬畏之心,保持一份谦虚,同时又充满勇气,敢于不惜一切代价的反击。

  正是这份敬畏,正是这份谦虚,他才能兼取百家之长。

  正是这份勇气,他才能力挽狂澜,与戏志才决战于龙渊,在龙渊水中孵化巨龙,又从巨熊掌中救出卡乌捷,于真气耗尽之际悟出先天十三势。

  与刘辩相比,我是不是顾忌太多,不够决绝?是不是过于保守,固步自封?

  荀彧托着腮,眼神闪烁,却根本没有注意到身边的任何东西。他的目光仿佛照见了自己的内心,看到了自己心灵深处的诸多污垢,这些污垢堵塞住了他的心灵,也蒙蔽了他的眼睛。

  原本我根本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

  请收藏:https://m.ddxs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