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野菜饼豆腐汤和白菜茎炒培根_二人森林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飘天文学

  今年春天第一次打猎,何田和易弦满载而归,带了近二十只鸭子回家。

  处理好猎物后,他们开始了试验。

  因为易弦的灵感来源于木板箱,所以这种试验中的墙面材料就被叫做“板块”。

  经过再次商量推敲,他们决定把板块的尺寸暂定为面积一平米,厚度暂定为二十五厘米。

  用一米乘一米的四方块能很方便地铺完四面外墙,如果用来分隔房间的内墙也是用同样的材料,那就可以像制作混凝土石砖一样,预制好,到时候哪里需要往哪里搬就行了。

  而且,这个尺寸可以很方便地在室内进行制作。

  虽然天气转暖了,雪也开始化了,可是室外最高气温还在十度上下徘徊,如果刮起风,更是冷得难受,偶尔还会很随意地就飘一阵雪花。

  第一个板块做好之后,取下吊在袋子中晒干的羽毛,再取出一捆干草,铡成三四厘米的小段,一起混好。

  这次,鸭和大雁的羽毛拔掉后分只放进袋子里晾干。这样,就能计算出填满一块板块大致需要多少只禽鸟提供羽毛。

  像何田缝制鸭绒被一样,板块内部用木格分成小块,再用长竹管和漏斗把混好的填充物倒进格子里。

  为了便于进行试验,板块的四个边并没封死。

  但是立体的板块和平铺的被子不同,填充物如果不放满很快就落到格子底部。当然,如果把内部的格子分割得更小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就填充了羽绒的衣服内胆,也是立体的,而且还会随着肢体运动不断变形,但因为格子做得更小,羽绒不会移动,也不会影响保温。可如果板块内部做成更小的格子,那太费工费时了。完全和想要节省伐木时间的初衷背道而驰。

  这个问题暂且放着,何田和易弦记录下来填充物的用量后,又有了新的问题:这样倒是保温,可是需要很多羽毛啊,按照填充物现在的比例,一块板块需要三只鸭的羽毛。那么一面墙至少需要一百只鸭?!

  改变填充物的比例,保温效果会相同么?

  为了进一步试验,他们又做了五块板块,每块板的一角钉上两根一指粗的竹棍,相对的一角钻上两根和竹棍尺寸相同的小洞,这样就能简单地把六块板块拼成一个大木箱。盖上最后一块顶板之前,在板块组成的木箱中放一个陶盆,盆中放一块长宽高三十厘米的四方雪砖。

  十个小时之后,打开木箱,把盆中的水倒入用模具烧制的统一大小的陶杯,就能比较准确地测量出雪砖的融化程度。

  试验进行了几次,填充物的材料有锯末、干草、羽毛、绒草团、旧棉絮、碎木屑,使用不同材料按不同比例混合,一一记录。

  为了尽快得到试验结果,他们又做了一个版块木箱。

  同时,他们又发现一个新问题。

  板块是用几块相同宽

  请收藏:https://m.ddxs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