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百七十六章 刘襄的丰收_三国:我被黄巾裹挟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刘襄和中军还是留在了长安,并且加强了北宫防务,他可不想步董卓的后尘。

  骂他刘贼的人可不少。

  因为直到现在,他仍然没有考察河间王一系的宗室子弟,打着什么主意,所有人都懂。

  他想认义子的消息传出去以后,引起了轩然大波。

  汉代的干爹和现代不是一个意思,这一点应该都理解吧?

  义子是有继承权的。

  刘焉没有回应,但其长子刘范却满心欢喜,他倒是没有奢望自己的儿子能继承刘襄的基业,只是想着,舍个儿子,便能换取全家安全,这买卖划算。

  他们三兄弟在长安每天都过得提心吊胆,这种日子太难熬了。

  认义子是家事,别人不好置喙,也不愿参与其中,但崔奕不管这个,直接来到了北宫,一见面就开口埋怨:

  「主公,为何要认别人的崽子当儿?咱们随你打下的江山,难道要传给别人?那可不行!按我说,多找点女子,多使点力气,总能生个儿子的。

  主公长年征战,疏忽了子嗣,正好在长安歇歇,要是不喜欢皇宫里面的,某在外面找几个献上来,主公好好耕耘,必有收获。」

  刘襄被他念叨的头疼:「行了,行了,你哪那么多废话呀?」

  摆摆手让他坐下:「别听风就是雨,认义子就是想拉拢刘焉,为的是拿下益州。益州山势连绵,城关险峻,强攻硬打,损失太大,只是想让他们投降罢了,什么就传基业了?我才二十多,着什么急!」

  「嘿嘿,某还以为主公急着带兵出征,所以认个儿子在后方坐镇呢。那这次入蜀,咱们中军是去不了了呗?」崔奕突然又觉得遗憾了,不动弹就没有军功啊。

  「就算中军能参与入蜀作战,也没你们骑兵的事。」

  刘襄这话一说,崔奕更郁闷了。

  「子安啊,我想扩建甲骑具装,海阳府库已经存了七百多套战甲,我回头下令各州查举骁果,你派人去各地考核,选出八百人,凑齐两千甲骑具装。

  让严纲派人一起去,选两千人入越骑,越骑营扩建为五千人。最近你们不会有战事,趁机加紧训练吧。」

  「唯。」崔奕乐了,能增兵,哪个将军都不会拒绝。

  刘襄要扩建精锐骑兵,是想好好练练兵,为以后的远征做准备。

  无论是远征西域还是远征漠北,精锐骑兵都是主要战力,他没想像汉武帝那样,弄几十万大军远征,把国力彻底打空。

  小规模的精锐部队,战力强、打得远、后勤压力小,这才是他预想中的远征战法。就算一次不成,带领精锐部队脱身的机会也大,发动下一次远征的消耗也容易凑齐。

  那种几十万大军出塞,看起来气势恢宏,说起来威武振奋,可消耗太大了,为这些兵卒提供补给的民夫就得动用百多万人,这么个些人,常年征战,光吃就能把国家吃穷

  请收藏:https://m.ddxs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