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百九十八章 肢解征西军_三国:我被黄巾裹挟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刘襄提及吕布,怕他南征扬州。

  他召来商议军情的几位重臣,没有一个觉得此人会是障碍。

  反而在关注其他的事情。

  刘虞起身进言:“启禀陛下,陆季宁性情义烈,与其他逆贼不同,必然没有裂土之心。”

  陆季宁就是陆康,是二十四孝之一“怀橘陆郎”陆绩的父亲,也是陆逊的叔爷。

  “伯安公为何如此笃定?”刘襄很好奇,刘虞怎么确定陆康没有反叛的意思?

  “光和年间,陆季宁升任武陵太守,后来又转任桂阳、乐安两地,之后,灵帝陛下要铸铜人,大幅加征税收,百姓贫苦,其上表劝谏,遭宦官进谗,幸有御史刘岱为其转圜,才得保性命,以罢官返乡论处。

  臣担任扬州牧期间,与他多有交往,知其性格,必然不会生出裂土之心,此事,臣,愿以项上人头担保。

  只需陛下给他一句承诺,微臣愿去吴郡劝降陆氏。”刘虞信誓旦旦。

  刘襄沉吟片刻,想明白了这段话中隐藏的意思,刘虞认为陆康没有野心,陆氏为吴郡大族,拥兵只是为了自保,所以才说让自己给陆康一句承诺。

  什么承诺呢?

  当然是不清洗陆家的承诺。

  若能劝降陆康,便能拿下吴郡。

  吴郡位于广陵南方,又临近海边,可以得到水军的支援,占据此地,既能遏制吕布,也能绕过长江防线,牵制江南的各路军阀。

  为了此地,包容一个大族,挺划算的,而且陆家还有个陆逊,陆伯言不用多介绍了吧?三国里面数得着的牛逼人物。

  这买卖,可以做!

  但是,一旦占据吴郡,大战必起。

  所以什么时候劝降陆康,就成了南下的一个关键。

  “伯安公先给陆季宁写封信,探探他的口风吧,其若有意归降,朕,必不会薄待于他。”刘襄顿了一下,有些苦恼:“现在不是拿下吴郡的时候,我军暂时无法南下。

  传令张辽,向淮水一线增兵,牵制吕布的兵力,不必渡河。

  传令太史慈,放弃骚扰扬州,把战力投放到广陵,所有沿海的城邑,悉数摧毁。

  伯安公,写信的时候,跟陆康说一下,朕会帮他牵制敌人,让他能够安稳的占据吴郡之地。”

  “陛下英明!”刘虞开心的躬身行礼,陛下有清洗士族之心,且意志坚定,他只能这样一家一家的保。

  至于陆康会不会归降,他其实也不能完全确定,毕竟时过境迁,人心难测。

  若是愿意投降,于公于私都有好处,若是不降,大军又不是打不过去,那时候陆氏灭族,他也不算愧对朋友。

  针对南方的战事,只能做到这种程度,现在根本打不了大仗,而自己给南方军阀的压力太大了,逼着他们必须联合,想用反间计挑拨各部敌对,怕是难以实现,只会平白损失人手。

  扬州在报团,荆州也一样,江夏黄祖和占据荆南

  请收藏:https://m.ddxs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